工程案例-www.kaiyuncom
时间: 2024-11-14 05:19:24 | 作者: www.kaiyuncom
产品详情
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,折射出漳州高新区推进“两违(违法占地、违法建设)”综合治理的不懈努力——
“双下降”。今年来,全区新增“两违”宗数、面积呈现逐月大幅递减趋势。1至8月,全区查处新增“两违”总宗数、总面积同比分别下降73.6%和83.5%。
“零增加”。全区69个村(居)中,43个村(居)连续8个月实现“两违”零新增,有力扭转了个别村庄“两违”禁而不止乱象。
“高”站位。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建进表示,“两违”治理事关群众根本利益、城市长远发展,关乎社会公平正义、干部廉洁担当,必须提高站位,以铁的决心和硬的举措抓实抓好。
“新”机制。高新区采取三张网全面巡查、六日内从速查处、五环节闭环管理,有效“堵”住“两违”增长势头;秉承为民情怀,分类管控建设,“疏”解群众所急所盼。
“两违”是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“顽疾”。高新区辖区多为城乡接合部,自建房密集,面临的“两违”整治形势复杂、任务繁重。
特别是近年来,高新区作为漳州中心城区“跨江南扩”的重要门户,迎来了大开发、大建设的热潮,个别村民借机打起靠“种房子”谋利的歪主意。囿于机制不完善、责任分工不明晰、执法力量薄弱等制约,“两违”现象总是屡禁不绝,“按下葫芦起了瓢”。
高新区行政执法局局长郑国良介绍,过去主要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一支队伍负责“两违”巡查管控,虽然大家都尽心尽力,却经常陷于“拆了建、建了拆”的怪圈,疲于奔命。
转机出现在2024年1月初。经过认真总结、分析研判,高新区结合实际,创新出台“两违”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,将“两违”管控“铁三角”机制优化拓展为“巡查、核查、处置、督查、问责”五个环节闭环管理,明确了网格化巡查、多部门联合处置等工作机制。
“新机制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前端巡查、源头预防。”在陈建进看来,基层末梢“最后一米”是“两违”治理链条的最关键一环。只有充分调动属地镇村力量,及时把“两违”遏制在萌芽状态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治违成本、提升治理效能。
新机制出台后,高新区立即召开全区动员部署大会,来自区综合执法大队的30名执法队员下沉支援颜厝镇、九湖镇、靖圆办,同时充实巡逻车、无人机等装备,进一步夯实基层力量,织密区、镇、村三级巡查网格,推动“两违”整治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。
发现在早,才能掌握主动权。“我们都是本村人,哪家准备动土、哪家临时搭盖再清楚不过。”正在挂钩包片区域开展巡查的靖圆办草坂村干部陈志阳表示,每当掌握违建动向,他和同事都会及时上门劝阻,并耐心宣讲政策,防止“两违”发生。
同时,区综合执法大队还运用无人机对偏僻地带、交通死角进行航拍,通过“天上巡、地上查”,确保“两违”难以遁形。
在8月底的一次例行巡查中,执法人员发现靖圆办郑店村一户人家在铁皮屋内违法套建。“你们建越多、拆越多、亏越多!”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后,当场拆除了违建。从发现到处置,仅用2个多小时,刚抹上墙的水泥都还没干。
长期分管“两违”治理工作的区党工委委员林琰标介绍,过去“两违”常规查处时限为25个工作日,在这期间,个别群众“白天找关系、晚上忙抢建”,无形中增加了治违阻力。新机制施行后,将查处时限压缩到6日,既打消了群众的观望侥幸心理,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违建损失,大幅度的降低了拆违成本和社会安定稳定风险。
“两违”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,破解“两违”也无法一蹴而就。“这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持久战。只有抓在日常、严在经常,才能取得胜利。”陈建进坦言。
如何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,推动基层干部从“要我管”变成“我要管”,是“两违”常态长效治理的关键。在陈建进看来,除了抓好前端“巡查”关,也要把好末端“问责”关,以问责倒逼履责,才能实现管控闭环。
过去,碍于人情世故,少数干部对村民“两违”行为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更有甚者纵容亲朋参与“两违”,破坏了社会风气,影响了干群关系。
问题之所在,制度之所向。高新区的治违新机制,进一步“擦亮”了问责利器,对区、镇、村三级共11类“两违”治理责任主体的各种失职失责行为进行明确规定,同时细化责任追究措施,定期对各责任单位治违工作情况公开“晾晒”,以制度压力促责任落实。
今年春节期间,颜厝镇洪塘村某村民未经审批,一夜之间抢建了近百平方米的铁皮库房。事后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洪海勇和包片干部,因治理“两违”失职失责被通报批评并扣发半年绩效。
“以往总怕得罪人,现在明白了,不敢得罪少数人,得罪的就是大多数人。”深刻反思后,洪海勇召集村干部立下军令状,划分责任片区,每日分片巡查,向村民现身说法,及时制止“两违”发生。二季度以来,洪塘村实现“两违”零新增。
今年来,针对“两违”巡查不力、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,高新区累计追责问责镇村干部、执法网格员40名;同时将“两违”治理落实情况纳入各镇(办)、村(居)年度绩效考核,直接与镇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。
“追责问责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干部的责任意识、激发大家的担当精神。”陈建进表示,事在人为,基层干部是否敢抓真抓会抓,决定了“两违”治理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到位。
用制度闭环“盯住人”“看住事”“管住权”。一段时间来,高新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悄然发生改变:发现村民存在运输沙土、建筑材料等行为,干部不再当“老好人”,而是上门刨根问底、掐灭“两违”苗头;日复一日的巡查和宣传,也让村民打消了“种房得利”的不良心态,确有需求也会主动咨询报备、依法依规建设。
随着治违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转,“两违”现象从根子上得到控制。不少基层干部表示,现在的治违压力小了,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财力,去发展产业、改善民生。
基层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除了以硬措施“堵”住违建势头,也要注重做好“疏”的文章,让群众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效果满足。
高新区出台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实施办法,对标全市农村建房“县统筹、乡统管,地统筹、事统管”总体要求,以漳州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市城镇开发边界线为界,对本辖区农村村民建房实行分区分类管理,保障住房困难群众合理居住需求。
九湖镇蔡坑村村民林加发是管理办法的受益者。过去,老林一家四口挤在50平方米的旧瓦房中,去年儿子到了适婚年龄,在村干部指引下,他向镇里提出了建房申请。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,通过“一窗收件、一站服务、一次审批”流程,老林的建房申请顺利通过并开工,埋藏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。
批得快,还要建得好。近日,九湖镇村建站管理员许铭华会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,再次来到林加发新房建设现场,仔细核查地面施工是不是满足审批要求。许铭华介绍,宅基地申请审查、批准后丈量批放、施工关键点巡查、住宅竣工验收这四个环节,都有专人到现场把关,确保新建住房合法合规,避免后续留下“两违”隐患。
规划是城乡建设的指南针。为避免“有新房、无新村”问题发生,高新区快速推进全区村庄规划编制,目前全区61个行政村已有51个行政村开展规划编制工作。同时,逐步优化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审批程序,今年来,全区累计审批农村村民建房27宗。
在解决群众住房需求的同时,高新区还针对辖区企业实际的需求,依法依规做好公司制作经营需要的厂房改扩建审批服务。
今年4月,福建新质集团落户颜厝镇,急需新建一处简易厂房用于新员工素质培训实操。颜厝镇党委书记林智全了解情况后,立即带领有关部门人员现场办公,在确定项目符合建设规定要求后,第一时间予以审批备案。三个月后,一栋近50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落成,公司顺利投入运营。
“对‘两违’打击有力度,为群众和企业服务有温度。”初次回到祖籍地创业的新质集团董事长李君辉一提到高新区的“妈妈式”服务,连声称赞。
“人心齐,泰山移。”陈建进说,以人为本、疏堵结合、法情并用,才能取得群众支持,破除各类阻力,凝聚各方合力,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,实现改善城乡面貌、维护公平正义、端正社风民风、增进干群关系的多赢局面。
困难问题是考验干部的“试金石”。从漳州高新区的“两违”治理新答卷中,我们读出了基层干部攻坚克难的真本事和担当作为的精气神。
干工作要有敢作敢为的担当。治理“两违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利益多,工作阻力大,且极易反弹“回潮”,可谓“吃力不讨好”,一直以来是有些基层干部不想碰、不敢碰的“烫手山芋”。面对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,面对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,高新区下定决心,迎难而上,织牢巡查网格,“擦亮”问责利器,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,有效遏制了“两违”增长势头,得到广大群众点赞。高新区的“两违”治理实践告诉我们,越怕困难、困难越多,只有事不避难、直面问题,大胆地干、坚决地干,才能打开局面、取得战果。
抓落实得有善作善为的办法。“软肩膀”挑不起“重担子”,干事创业除了要有担当之心,也要有担当之能。针对“两违”屡禁不绝现象,高新区运用穿透思维,结合过往经验教训,聚焦痛点堵点,认真总结分析,探索形成了一套抓早抓小、常态长效、疏堵结合、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机制,“治”出了规范有序,“理”出了新风正气。采访中,许多干部表示,通过参与“两违”治理工作,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理解,自己分析问题、处理问题的能力,也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。
有为才“有位”,“有位”更要有为。期待更多干部挺身而出,敢为善为,在基层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中干出一番作为。(之山 记者 吴鹏举 张俊毅 廖瑜婷 蔡楠楠 周杨宁)
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、陈武、张英琴 律师 电话
上一篇: 公司-中宏网
下一篇: 和县冶金工程咨询资质可以开分公司
相关推荐
友情链接: www.kaiyuncom | www.kaiyuncom如何发家 | www.kaiyuncom祝你长虹